<ol id="1vh65"><output id="1vh65"></output></ol>
<ol id="1vh65"><blockquote id="1vh65"></blockquote></ol>
<track id="1vh65"><em id="1vh65"></em></track>
    1. <optgroup id="1vh65"><li id="1vh65"><del id="1vh65"></del></li></optgroup>
      
      <optgroup id="1vh65"><li id="1vh65"></li></optgroup>
    2. <optgroup id="1vh65"><em id="1vh65"><del id="1vh65"></del></em></optgroup><legend id="1vh65"></legend>

      <acronym id="1vh65"></acronym>
    3. <optgroup id="1vh65"><li id="1vh65"><del id="1vh65"></del></li></optgroup>
        1. <optgroup id="1vh65"></optgroup>
        2. <legend id="1vh65"></legend><span id="1vh65"><sup id="1vh65"></sup></span>
        3. <legend id="1vh65"></legend>

          <span id="1vh65"><blockquote id="1vh65"></blockquote></span><span id="1vh65"></span>

          1. <span id="1vh65"><sup id="1vh65"></sup></span>

          2. 當前位置:首頁 > 天水人文 > 時空大家談
            【劉衛軍】我的青春芳華記憶

            時間:2021-03-30 15:53:05  來源:  作者:  瀏覽量: ; 字體設置: 
            熱點導讀: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天水分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客戶經理,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出身平時喜歡攝影和寫作,本人作品曾在《天水日報》“西線兵鋒”“拂曉哨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天水分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客戶經理,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出身平時喜歡攝影和寫作,本人作品曾在《天水日報》“西線兵鋒”“拂曉哨位”等報刊論壇發表。

            我的青春芳華記憶

                 序言:自從接到天水退役軍人事務部頒發我的心情一直久久不能平靜,記憶穿梭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猶如昨日,回想起曾經一起戰斗過的親密戰友,那一幕幕情景就是青春的記憶,首先感謝習主席對退役軍人的關懷,感慨之余決定寫寫當年部隊的生活趣事。

              第一篇章【參軍之路】

              還記得1990年初,我懷著一顆從軍報國之心報名參軍,經過一番周折(報名、考試)當時我在西關辦事處報名,經過考試開始了第一輪體檢完之后靜靜地等待結果,一周后開始了體檢,再體檢,再體檢,然后是等待,我記得是一天晚上父親叫我簡單收拾了行李就坐上了汽車,車上有父親戰友杜典中時任軍分區干休所干事、張自中時任軍分區干休所干事、開車的是當時建行童師傅,經過幾個小時的翻山越嶺來到了秦安,到秦安已是晚上11點了,住在慶華廠招待所,當時來說也是條件最好的了,第二天來到秦安縣武裝部大院,父親戰友杜典中和武裝部長是戰友經過溝通后讓我坐在一堆年輕人中間等待發軍裝,發完軍裝后父親說;讓我和秦安新兵第二天一起到天水火車站,父親就要轉身走的時候一位穿警察服裝的人過來問可不可以搭個順風車回天水,他也是送兒子參軍的(就是唐小東父親)就這樣我和唐小東就成了當兵第一個戰友,在秦安武裝部一個大倉庫里面我們大約40多個年輕人席地而睡湊和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打好背包(親虧父親臨時教了如何打背包)整隊、坐車、出發,幾個小時后來到天水火車站,火車站外已是人山人海,有過路的有進站的,更多的是送新兵的家長,我的眼神也在快速的搜索家人,不一會父親還有當時單位也派代表送我了,帶了影集、日用品、還有幾條紅奔馬,我父親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我從沒見他哭過,但那天我看見他哭了,就這樣我們帶著萬千父母的祝福出發了,火車一路向西,晃蕩晃蕩站站都停,車上我和唐小東并排坐著,對面坐著兩個人一個個子稍低點,一個臉部泛著兩個“紅二團”,因為當時都很靦腆幾乎沒有說什么話,幾個小時后相互自我介紹才開始了交流,他們就是甄偉,呂鵬飛,也是我們在部隊聯系最緊密的戰友,一天下來迷迷糊糊的我們就到了寧夏!

              我記得我們到的時候是晚上,寧夏中寧石空火車站是個很小的車站,一輪皎潔的月光幾乎照亮了整個車站,經過不斷地點名最后分配,我們坐上解放卡車又出發了,一路上沒有人說話,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大約兩個小時后我們來的軍營,透著月色我看到操場上有一排火炮,下車點名分配我們又被分散了,來到連隊后接我們的是副連長楊占省,一個老兵(南永福)帶我們來到宿舍放下背包行李后就帶我們去食堂吃飯,當時因為確實是坐了一天車累了,大家狼吞虎咽吃完后老兵班長招呼我們回宿舍休息,那一天晚上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早上吃完飯我們班長就給我們講了講簡單的事,然后就是檢查我們的行李,什么香煙啊,錢啊,手表啊,反正亂七八糟的都收上去了(我的紅奔馬呀)班長拿著我們的東西走了,因為我們這批新兵還沒到齊,我們就在宿舍里寫寫家信,因為人沒到齊,大家白天就是到處看看,看看老兵的訓練,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沒人管,老爽了,甚至有的人還想會這樣混兩年就回去了,終于在五天后人到齊了,四川籍新兵和江蘇籍新兵,我們的“苦”日子開始了…….

              第二篇章【新兵連點滴】

              點滴一、奇怪的口令聲

              我們所有新兵被集中在當時17連駐地統一訓練,新兵連我們班七個人陳宏輝、紀鵬江蘇海安人、翟新立江蘇張家港人、程曉峰四川樂山人、郭建明四川峨眉人、我和李勇甘肅天水人、班長王福國個子不高身體挺壯實的他是88年兵河南衛輝人,步兵63師調往炮兵旅的,新的班伴隨著新兵生活正式開始了,第一天早上聽到哨聲我們迅速列隊集合。首長講完話后,指揮員下達口令“向右轉”、“齊步走”。我們邁著的步伐行進在操場路上,這時,我們聽到好象是指揮員在很有節奏的喊“吆21”“吆21”“吆21”…….。走在隊列中的我們尤其是走在隊列后面的感到費解了,都在琢磨這位指揮員是什么地方人,口音怎么這么奇怪……(當時江蘇和四川新兵壓根就沒有聽懂)并且,直到現在快30年了耳邊還能想起熟悉的,那洪亮的很有節奏的“吆21”“吆21”“吆21”,喊口令的是新兵連長盧有濤(甘肅白銀人長沙炮兵學院畢業)后來是我們連副連長,新兵下連后我們當時還時不時的拿“吆21”“吆21”“吆21”調侃盧有濤!嘿嘿

              點滴二、拉歌

              離開部隊三十多年了,我的耳畔還時;仨懫鹉青诹恋睦杪。新兵連時,我才真正見識了拉歌的熱鬧景象。一次在訓練的間歇,突然,在新兵訓練場爆發出了一陣響亮的聲音:“二班的,來一個!來一個,二班的。一二、快快;一二三,快快快;一二三四五,我們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們等得好著急……”

              這時我見四班長孫強力一邊喊著響亮的口號,一邊揮動著嫻熟有力的左手鼓動著全班跟二班拉歌。一班長司德忠(甘肅臨夏人88年兵)也富有激情,隨之喊起了口號:說完,就打起拍子領唱起了《說打就打》,那時新兵都很聽話,跟著大聲唱了起來:“說打就打,說干就干練練手中槍……”歌曲剛剛唱完,只見二班長又揮動起了左手臂:“一班唱得好不好?”全班戰士大聲喊:“好!”

              “一班唱得妙不妙?”“妙!”“再來一個要不要?”“要!”“呱唧呱唧!”接著,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一班稍一遲疑,三班長單會東(山東人89年兵)又喊了起來:“讓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樣”…….這是我到部隊后第一次聽到拉歌聲,感到是那么新鮮、震撼。已至到部隊時間長了,我才漸漸明白過來,其實,拉歌也是部隊提升士氣的一種最常用的手段,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都有不服輸的心理狀態,拉歌最適用年輕軍人,尤其是在緊張的軍事訓練中,大多軍事指揮員都通過拉歌來調節輕松、愉快的情緒,極大地鼓舞士氣。

              點滴三、晚點名

              新兵訓練一周后,一天晚飯后,大家都在各自班里座著,突然一聲哨響….集合晚點名,所有新兵全部在三樓樓頂列隊,當時新兵排長石磊(甘肅蘭州人西安陸軍學院畢業)在隊列前的那段話至今想起來還是那么慷慨激昂;同志們!你們離開家報名參軍,成為共和國的一名軍人、軍人有軍人特殊的感情……,當時確實被一種莫名的精神所振動,點名結束后全體唱歌《團結就是力量》全連四十多號人只有李勇(甘肅武山人)一個人的聲音特別獨特!盧有濤隨即說李勇你不要唱了、你哪“童音”還沒有長大,確實當時李勇看起來不到16歲的樣子(新兵連結束時我們班開玩笑扒掉李勇褲子查看他是不是沒有長大、呵呵!!!此處省略)點名完畢后各班帶回開班務會,王福國班長給我們講述著軍人條例及各種規矩,就在這時連長盧有濤挨個班級巡查,來到我們班看到我們的氣氛非常低沉,就用他哪渾厚的嗓門說;同志們來到部隊不要想家,我給大家唱支歌,活躍一下氣氛、一聲《駿馬奔馳保邊疆》聽起來特別令人振奮,當時記得程曉峰、翟新立好像情緒感染、都哭了!(后來下連后盧副連長還說、軍人唱歌不一定要好,聲音一定要響亮),現在想起來盧有濤副連長的歌聲確實響亮,拍子打得也確實好,可就是我們的聲音顯得一般了。

              伴隨著夜晚一輪明月,全連新兵都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此夜我沒有睡!失眠了………..

              點滴四、緊急集合

              新兵連訓練接近尾聲就在一個晚上約12點,我們所有新兵都已睡下了,突然一聲急促的哨音把我們驚醒!只聽連長盧有濤大聲說;緊急集合、打好背包操場集合!雖然平時在訓練中聽班長說過緊急集合的流程,但真正遇到了卻慌亂不堪,記得當時黑燈下胡柄科和郭建明兩個人的褲子穿錯了,我的一直襪子也找不到了,全班戰友都慌張慌亂的,整理好背包后大家全部在操場集合,大家都不知道將要發生什么,這時連長盧有濤說到;同志們!中寧黃河大橋遭到敵特分子破壞,旅部命令我們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進行處置!當時全營新兵百十號人都特別緊張和興奮,私下有好多戰友都摩拳擦掌似乎要打大仗了,向右轉!跑步走!!!

              大家圍著操場跑了兩圈,正當大家議論怎么不出營房的時候,連長喊了立正,然后對緊急集合進行了講評,哦!原來是演習!呵呵。

              第三篇章【華陰農場支夏】

              (原蘭州軍區華山基地簡介)華陰農場中國人民解放軍先進農場。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的華山腳下。1968年由蘭州軍區84810部隊在廢棄的三門峽庫區沼澤荒灘上開墾組建;貓猿忠赞r為主,種植、養殖、加工并舉,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叵群6次被總部、蘭州軍區、陜西省評為先進農場,1991年3月3日中央軍事委員會給華山基地記集體一等功。華山基地... 50年代修三門峽大壩時,設計水位本來比現在高,當時把華陰縣渭河北的農民都移民走了,后來國家經過論證把庫容降低了,因為渭河入黃口水位較低,一到雨季黃河水倒灌渭河,遷走的農民不愿意回來,所以中央決定部隊進入開荒,渭河北歸47軍,渭河南歸21軍(華陰農場),由于21軍經營有方修筑了渭河大壩,經過了30年的開發建設農場變成了一個集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軍隊企業,(有啤酒廠,方便面,漁場,科研站,農業種植等等,共8萬畝耕地)把一個黃灘變成了米糧川,到85年由于21軍經營的好,華陰農場成績突出被中央軍委改成了華山基地。到90年代已將華山基地大部分土地交還給了地方,(因為自從部隊修筑了渭河防洪大堤后那里再也沒有被淹過,所以遷走的農民都回來了。

              ………緊張而又艱苦的新兵連生活結束了,正值炎熱的酷夏我們所有的人都曬得黝黑,加上那個年代當兵必須剃光頭,一個個看起就像就像苦行僧一樣,下連后我的班長還是王福國,盧有濤是副連長、連長是宋博雅(陜西乾縣人)指導員李志忠,休整大約不到兩周后的一天從營部傳來消息說我們6營和3營要去陜西華山農場支夏,當時我們新兵剛配發了新式夏常服帶一道杠(列兵軍銜)心里特別爽,記得我們一天晚上我們班新兵和老兵(陳閩89年兵)在班里小聚,一瓶銀川白、兩包花生米,出發命令下來后我們兩個營乘坐悶罐車出發了(一生頭一次座悶罐車)一路走走停停沿途在蘭州兵站(車站)隴西兵站(車站)天水兵站(車站)寶雞兵站(車站)西安兵站(車站)孟源車站吃飯和停留,在孟源車站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華山基地的車輛來到車站把我們接到了基地,我們營駐扎在基地一分場,我們連住在一排平房整理好內務后召開班務會宣布在農場的紀律,記得當時我們對駐地周圍的蘋果、魚塘的魚、已經是垂涎三尺了,腦子里完全沒有聽什么不準啊、紀律啊、什么的……..(偷蘋果過程省略)。

              每天的工作就是農場的聯合收割機收割,翻斗車一車一車的往回拉,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拉回來的麥子攤開讓太陽曬一天,下午在堆起來用揚場機分離土和其他顆粒物,我們所有人兩個人一組分成若干組,一組在揚場機傍邊用麻袋裝麥子、另外一組拉、一組封口、一組負責堆放整齊、整個環節機器不停我們不能停,記得有一次我們干了一個晚上(老兵們都在麻袋里睡覺)第二天連點名時連長宋博雅表情嚴肅擲地有聲的宣布;我們連一個晚上收拾麥子80萬公斤,之后對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了連嘉獎,那個時候新兵對連嘉獎是特別注重的,就這樣每天不斷地重復的工作,一個字“累”畢竟從來沒有干過體力活,每天累的四肢無力加上陜西的天氣特別炎熱,我們天天盼著什么時候能結束!好不容易挨過近二十天麥子收完了,大家想著好好休息的時候新的任務又下來了,每天用拖拉機大清早把我們拉出去放在農田里,然后就開始挖水渠,每人不到十米任務,晚上再拉回來,一開始大家都沒有掌握規律(陜西那個時候特別熱,早上不到8點太陽已經在頭頂了,所以必須乘太陽沒有出來就要拼命地挖,挖下去后,等太陽徹底出來的時候就可以蹲在里面涼快一點)在太陽暴曬下干活!呵呵、滋味一輩子不會忘記哦,支夏一個月后任務終于結束了,

              我們基地離華山大約有五六公里,星期天休息,連里幾乎好多戰友都出去玩了,我在床上睡覺,瞿新立和程曉峰過來叫我相約一起去爬華山,當時我記得沒有錢(每個月津貼20元,已花光)瞿新立只帶了50元,就這樣我們三人出發了,路上為了省錢我們三人沒有座公交車而是搭乘老百姓的拖拉機,到華山后,呵!門票15元,(50人只是三人門票錢)沒辦法我們在大門口四處轉悠,經過偵查大門旁邊員工住宿區有一道墻翻過去后就可上山,呵呵、翻墻、上山…..華山腳底下與別處的荒山沒有大的區別,光禿禿的,一條蜿蜒的羊腸小路望不到盡頭,盤旋而上.我們沿路攀行,山路有些陡,路面有碎沙石,腳踏上去有些滑,路邊沒有可扶持的樹哇,石頭哇,所以覺得難爬.其實,這才是開始一段,最好爬的一段,體力最旺盛的一段.山路越來越陡.解放鞋沒有了防滑作用,每邁進一步,都有滑倒的危險.再向上看,愈加險峻...

              這是我第一次爬華山,當時的心里覺得,這么好的時機,錯過爬名山的機會太可惜了!但由于沒有背水壺和干糧,倉促上路,因為山路不熟,事先又有沒有準備,爬上一大段,越爬越陡峭,每邁一步,心就要抖一下,又累又餓!山下一根麻花5元錢、(為了省錢沒有買)爬了近10公里山路買了三根8元的麻花,雖然是近20歲的小伙子,沒辦法爬到千尺崖已經不行了,我們三人稍作休息后決定原路返回,返回山門口后畢竟頭一次來華山當時決定拍張合影照片,因為當時沒有立等可取的照片,所以我們留了地址付了郵費及拍照費后,擺好姿勢(三人)拍照,(等我們返回寧夏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盼啊!盼啊!盼我們的照片、唉…….他奶奶滴熊哪個家伙把我們幾個老實巴交的外地解放軍給騙了,華山是真正的名山,是真正的大山.華山到底是何面貌我也描述不了,因為第一次華山之行終因資金及準備不充分,不得不提前回到了起點--但華山基地支夏那段時光給我留下了深深地美好記憶,(還有許多趣事沒有寫進來)。

              第四篇章【帶新兵訓練】

              一連忙了三天(打掃衛生,整理床鋪),屬于我的7名新兵終于齊刷刷的站在了我面前!喬祥、趙紀輝、焦文強、王國紅、蘇雅璽、王再興、于小斌,分別來自河南三門峽,陜西商洛,山東等地,“同志們,從今天開始,我和你們就要開始了為期近三個月的新兵集訓,在這里,我先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大家相互之間也先熟悉一下,然后我再對大家提幾點要求,說幾點希望......”第一次站在我的下屬面前,我的口才發揮的令我自己都感到吃驚,一解散,他們就圍著我唧唧喳喳的問起來:班長,你的被子是怎么疊的,每天都這樣嗎?班長我們什么時候發槍啊?班長,我想給家里寫封信,怎么寄啊,班長......接二連三的問題把我問的頭昏腦漲的,一直到熄燈號吹響,我的腦子里還是這樣那樣的問題,呵呵!當初我當新兵的時候怎么就那么單純哪你說!起床出操整理內務,把這些最基本最簡單的東西熟悉以后,緊鑼密鼓的軍訓就開始嘍!我們這個新兵連共有十二個班,一共百十多號人,我是九班長,F在,我正站在隊伍前面審視我的幾個新兵。大眼一看,還不錯,一個個都挺精神的,從高到低的在我面前排成一列,雖說是大冬天,還刮著小風,可沒一個人抖的。營房前的一塊空地就是我們訓練的場所,新兵連的幾個班一字排開,開始了入伍后的第一次軍事訓練。班里的戰士大都來自城市,文化水平沒得說的,把他們從一塊廢鐵淬成好鋼應該不難吧!我心里一邊這么想著,一邊胸有成竹的開始了我的訓練!可幾天下來,我發現新兵中王再興走路姿勢和反應特別慢,立正稍息怎么也沒把身子站穩過,原地踏步更是把腳跺的恨不得能在地上踩個坑出來!

              當時給王再興每次訓練開小灶,新兵訓練工作正是白熱化的時候,我這個當班長每天累的那是一挨著床就進入夢鄉,想家都顧不上,新兵訓練一直按步就班的進行著,我們班除了王再興隊列動作令我頭疼不已外,其他新兵隊列動作都有模有樣了,一月后的周六連隊休息,我帶領喬祥、趙紀輝、焦文強及王國紅去中寧縣城,臨走時問幾個老兵借了領花和軍銜給他們幾個帶上就出發了,當時部隊在鳴沙鎮二道渠從營房步行到馬路需要近一個小時,然后在馬路上等過路中巴(白馬-中寧)約兩個小時,到中寧縣城后記得當時我去郵電局打電話,讓他們幾個在路邊等,打完電話出來后……他們幾個不見了!我趕緊順著人群找,就在大十字廣場一群人中看到他們幾個,(原來被旅部糾察隊給糾住了,我急忙上前給糾察隊長說明情況,他們是我的新兵,記得那個糾察隊長一點面子也沒有給我,一個勁的批評我,(他奶奶滴熊)呵呵!新兵連集訓快結束時最后的科目是緊急集合,為了把班里的速度和整齊度提升,當時一個晚上我們班出動了三四次,其中一次我們打好背包沿著營區外的渠道上跑,最后為了鍛煉翻越障礙我們沒有從大門返回而是從墻上翻越,結果趙紀輝在翻越下來落地時把腳崴了,回到班里我急忙用酒給搽洗,好在當時恢復的很快,(當時說心里話把我嚇壞了)新兵連結束全旅會操我們班整體被評為優秀,緊張而又充實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轉眼間91年的春節就要來啦,連隊各項工作都告一段落,大家都在張羅著讓這些第一次離開家的新戰友過個好年,大家的情緒隨著春節的到來日漸活躍,再不是剛來時傻乎乎的模樣啦,一個個的軍裝也穿的有板有眼的。春節期間連隊包餃子,炊事班為各班準備了肉餡,我們班七八個人一起動手,沒有搟面杖就用啤酒瓶,沒有面盆就用洗臉盆(洗過腳)呵呵!!!大家一起包餃子,沒想到趙紀輝搟餃子皮的手藝相當不錯,那個春節過的非常熱鬧,現在想起來還津津有味。新兵下連不久我們6營與2營對調,移防中寧縣城,告別了二道渠、告別了鳴沙鎮……….

              第五篇章【陸家窯冬訓·退伍】

              92年大概九月份部隊進入冬訓,我們火箭炮營按照旅部安排開進陸家窯(蘭州軍區炮兵靶場)訓練場,我們十八連5個戰斗班全部齊裝滿員,我當時是炮5班班長,駕駛火炮的是黃鳳洪(寧夏鹽池人88年兵)初次來到大漠戈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荒涼到處是一堆堆駱駝草,每天早上全營火炮出動進入訓練場,按照預定的動作進入陣地、操炮、方向、高低、瞄準、發射、不斷重復著操作,十來天后進入實彈發射狀態,一天早上全連起的很早,天不亮就開飯,吃完飯全部登車出發開進茫茫大漠之中,進入預定位置后全連火炮一字排開等待發射命令,接到發射命令(當時在陣地指揮的是副連長盧有濤和排長曹建倉(陜西澄城人大學生軍官畢業于南京炮兵學院),接到發射命令后,我立馬登車進入駕駛室發射操作臺,按照平時訓練的動作,接通電源,按下單發發射按鈕…….一秒、兩秒、三秒……..隨著“轟”的一聲車輛晃蕩了一下,應該是炮彈發射了,(兩發炮彈)我趕緊關閉電源,收拾完操作臺后下車,這時排長曹建倉急忙跑過來說,還有一發炮彈沒有發射出去,按照預案擔心出現啞彈,曹排長親自上車重新操作發射,事后一天營長盧保才看見我說:你怎么搞的一發炮彈偏離目標那么大,實在話我們火箭炮炮彈造價高,實彈發射每門炮才給兩發炮彈,122火箭炮俗稱“喀秋莎”40管,當時為了顯示它的威力全營只給16連一門火炮裝滿40發炮彈,打了一次齊射,火炮發射場面相當壯觀………

              轉眼進入11月份老兵退伍的季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進入部隊兩年多總覺得“兵”沒有當夠,在這個連隊我們大家來自不同省份,不同的方言,但是都有著親如兄弟的感情,再見了第二故鄉中寧,還是在石空火車站所有老兵登車,送我們的有旅首長,營長及各連連長指導員,經過近三個小時到達蘭州稍作停留后換乘火車約四個小時后到達家鄉天水,至此圓滿結束了我的軍旅生涯。

              90年十八連連長宋博雅,指導員李志忠,副連長楊占省,排長盧有濤;

              91/92年十八連指導員武勝龍,后期劉文俊,副連長盧有濤;

              連部文書、通訊員陳志剛、程曉峰、李勇、霍云生;

              衛生員蘇亞璽,上士趙春喜;

              一班長司德忠,二班長單會東,三班長陳志剛,四班長陳斌,五班長劉衛軍,六班長陳閔,駕駛班長王漢民,炊事班長賀萬勝,司務長李進忠。

            發表評論 共有 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楚,點擊刷新 匿名發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網絡違法犯罪舉報 | 甘公網安備 62050202000148號|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_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_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免费_女人和公牛做了又大又长又爽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_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区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桃_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_差差差很疼的视频软件大全_FUCK四川老女人HD_欧美成人少妇激情视频112 中文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日本丰满大胸年轻继坶_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_翁公和媛媛在厨房里猛烈进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_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_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综合在线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网_国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_美女极度色诱视频观看国产_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