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黃六月,五谷成熟,農事正忙的時節。武山縣四門鎮西梁旱作蔬菜種植區群眾的心情就和這火辣辣的六月天一樣的歡火——千畝豆角豐收了,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盛夏,在武山縣四門鎮北山旱作蔬菜示范區,女人和老人們在地里忙著采摘,男人們忙著過秤和裝車,繁忙的豐收景象印證了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在這片土地上帶來的豐碩成果。鉆進一片片綠油油的豆角地里,看著一簇簇翠翠嫩欲滴的金豆角,裝滿一袋袋脫貧致富的產業袋,摸著一張張尚存溫度的錢票子,全家老少愣是樂的不愿意走這片致富田來。
在周咀村村民石貴平的3畝連塊豆角種植田里,一摞摞挨得相當緊湊的豆角碼滿了地塊,讓石貴平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年雨水多,氣候好,你看這豆角長得真是好,產量高,價錢好,市場也開了,我種了7畝多,這3畝正茬的已經買了一萬多,說實話種豆角還真的靠得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我家里2個大學生念書就靠它著呢,現在每年種豆角、摘豆角、賣豆角就是我家里最大的樂事”。
近年來,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四門鎮結合實際,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經過不懈努力,四門豆角走過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規模連片、示范模式”的發展歷程,實現了整村連片覆蓋,其規模由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5500多畝。豆角已發展成為四門鎮種植最廣、面積最大的高原夏菜,也成為了群眾增收最快、最認可的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