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來,秦安縣將造林綠化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構筑綠色屏障、建設美麗秦安為目標,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設計、高效率推進,完成春季生態造林和果椒建園2.43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56萬余株。
堅持精細化設計,提升造林綠化水平。全縣各鎮和林果部門從年初開始,堅持因地制宜、綠化、美化、香化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優先選擇鄉土樹種、常綠樹種、針葉樹種、觀賞性樹種、喬灌混栽、針闊混栽、針針混交相搭配的模式,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造林現場,進行技術指導,保證了春季造林綠化高效完成。
注重整體效果,搞好重點區域綠化。堅持山、水、田、林、路同步建設思路,按照打造景區的要求,科學規劃,重點打造,推動全域生態造林綠化工作,先后在鳳山景區延伸段、王尹鎮陶楊、云山吳大、興豐堡子梁、千戶何家大山流域等全縣重點造林綠化點,栽植各類綠化苗木8400余畝,59.7萬株。
堅持立體栽植,抓好道路綠化。堅持將荒山造林與公路行道樹綠化相結合,打破了以往公路綠化只在道路兩旁栽植1—2行行道樹的常規,將重點公路沿線的荒山荒坡、部分撂荒地全部納入綠化范圍,進一步擴大了面積,提高了綠化效果。以310國道、葫蘆河、寶蘭客專沿線為主軸,以通鄉路、通村路、產業路為支線,積極開展“連線成片”的行道樹綠化工作,確保綠化不斷線。選擇胸徑3厘米以上的落葉樹種和苗高1米以上的常綠樹種苗木,采用大苗栽植的方法,完成行道樹綠化171.3公里,栽植油松、竹柳、香花槐、紅葉李、櫻花等各類苗木17.59萬株,其中在王魏路、陶楊流域、葉好路和錢坪梁等路段建成“櫻花大道”總計54.5公里。
注重經濟林建設,開展標準化建園。堅持將科學化、標準化的栽植作為基地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縣基地建設采取技術人員指導統一規劃放線,統一精細化整地,統一開挖定植穴,并大力推廣抗旱造林技術。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點線齊抓、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和“高標準建園、精細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在千戶鎮何家灣和老山灣,魏店鎮在龍王廟、隴城鎮在陳村和陰坡、蓮花鎮在北山、興豐鎮在范山梁和堡子梁、云山鎮在高黨和蒲山等6個花椒基地,栽植花椒1.45萬畝,64.04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