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余家峽峽谷進入新陽鎮河谷盆地,杏子的果味香迎面撲來,沿途是拉車帶箱忙碌的果農,公路兩邊杏樹上金黃的杏果發著誘人的香味,每到這季節,便是新陽鎮杏成熟得季節,三月大片大片的杏花退去,眼前的是金黃的大片大片的鮮果杏。
新陽鎮的杏真的熟了
天水新陽鎮位于中國西北黃土高原南緣,是由渭河沖擊形成的河谷盆地,西靠大象山,東臨卦臺山,南依鳳凰山,渭河北環,籍河南繞,氣候溫暖,四季分明,漢代時期新陽境內鳳凰山的古酸杏樹已成規模,適宜的氣候土壤條件,一百多年前聰明的新陽人從比利斯引進新品種進行嫁接,具有地域特色的新陽杏開始大面積栽植,形成了個大果肉豐厚,色澤鮮艷,富含鈣、麟、核黃素等多種有機質和人體必需的維生素與無機鹽、香甜可口的大結杏,新陽鎮是鮮食杏果的種植最佳區域。
在全國種植杏的區域由于地理環境因素,南方不適宜生長杏果,杏果和青梅差不多,新疆杏缺少水分,甘甜,只有新陽鎮才是鮮食杏的最佳種植區,據說,有人把新陽鎮的杏樹嫁接到河北和陜西,只張葉子不結果。而新陽鎮家家屋前房后都是杏樹,杏樹對新陽鎮人來說,又是回憶又是故事。
新陽鳳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根據新陽杏樹病蟲害頻發的狀況,通過專家對杏樹把脈診治,解決了一系列杏樹病蟲害問題。又對杏樹精修細剪,合理施肥,科學化嚴格管理,終于開辟出一片百余畝科學生態化種植果園—旱坡紅杏種植果園。該園坐落在新陽鎮鳳凰山北麓王家坡和田家坡中間半坡上,真正意義上的旱地生態果園,杏兒甜不甜請你來旱坡紅采摘園嘗一嘗,這里能找到鄉愁,找到記憶。能給你生態大自然泥土的芳香。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為旱坡紅鮮果杏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