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盞燈,照亮了我
甘谷縣人民醫院 李月季
進入衛生學校的第一天,護理學老師就給我們講述了“提燈女神”——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的動人故事。我帶著對這盞神燈的崇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讀完護校并走上了工作崗位,至今一走就是整整二十九個年頭。
斗轉星移,寒來暑往,一萬多個日日夜夜,把最美好的年華和精力奉獻給了這份平凡的工作,今天,我將要離開臨床一線,離開病人的時刻,內心有種無法釋懷的留戀。
南丁格爾曾經說過:“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記得二十八年前,從衛校畢業的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一位年邁的鄉下老人急匆匆來到醫院,陪著他四五十歲的兒子因急性尿潴留前來就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醫療條件比較差,交通很不便利,又是鄉鎮衛生院,
根本沒有什么一次性醫療用品,要給患者解決當務之急談何容易,可當我看到他們那種無助而近乎乞求的眼神,病人極度痛苦的表情,真不忍心拒絕他們,我只能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利用掌握的操作技術給他行導尿術。時間一分分過去,當我看到尿液從尿管中流出,病人不再痛苦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成就感,特別是老人拉著我的手,流著眼淚說:“孩子,麻煩你了”,那種感受讓我終生難忘,也為自己的這雙手感到驕傲和自豪,更讓我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從事這份工作必須要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南丁格爾這盞神燈照亮了患者,也溫暖了我。
人們賜予護士“白衣天使”的稱號,也許只有同行才清楚這天使的背后的苦和累。穿上白大褂,帶上燕尾帽,所有的不快煩惱都得拋到腦后,用微笑,用耐心,用細心,用愛心接診每一位患者,每天面對著被病折磨得沒有笑容,只有憂傷,甚至麻木的面孔,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測體溫、量血壓、打針、輸液、下胃管、尿管、吸氧、上監護儀、處理醫囑、執行醫囑……送走在自己治療護理中痊愈和康復的患者,忙忙碌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醫院特殊的氣味中走過了青春的少女時代;在血淋淋的傷口邊送走了青春年華,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枯燥的夜晚,在家人的埋怨和孩子的期待中把自己奉獻給了這份平凡的護理工作,漫漫長路中內心有太多的委屈和辛酸,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付出和奉獻被患者認可的滿足和欣慰。南丁格爾這盞燈照著我一路走來,并一步步走下去……
就在去年,一位因高位截癱而臥床多年的患者因臀部大面積感染入院,四肢肌肉都已萎縮,遭遇不幸,長期病痛讓患者情緒煩躁、易怒,年邁的父母小心翼翼的為他忙前忙后,他們知道扎針很困難,但面對自己的兒子,對我們的護士要求很高,難免帶著情緒說話,幾次下來,年輕的護士都不敢去了。當我走進病房,看著病人,平心靜氣的和他一邊說著話,一邊選擇血管并建議他用靜脈留置針,氣氛一下緩和了許多,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為了讓病人少受點疼痛,我給他試著用了留置針,一次性穿刺成功,看到液體順利滴入,病人和家屬都露出了感激和滿意的微笑。每天輸完了封管,第二天沖管,每次維持五六天,一直到出院。我只是盡自己的努力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可他們發自內心的那種感激之情讓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時光荏苒,歲月無情,自己不再年輕,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年輕護士。在這寂靜的夜晚我細細“搜尋”,自己的這雙手曾為多少患者打過針、送過藥,搶救過多少重危病人,挽救過多少垂危的生命,這雙腳穿梭了多少回病房,走過了多少里路程,我不知道。是啊,護士這份工作太普通、太平凡了,平凡的許多人都忘記了這個職業,護士工作太瑣碎了,瑣碎的好像自己什么也沒做,護士工作太辛苦了,辛苦的許多人都不愿從事這個職業,但——我選擇了。
有人曾問我,“為什么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走這么久”,我微笑的告訴他——因為我心中有一盞神燈!她,不僅照亮了我的人生,也照亮了我的無數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