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本應是樓市淡季,按往年的情況多數買家都會“潛伏”至年后再考慮出手。但是,今年的節前市場卻顯得有點“異常”:在1月數據中,廣州樓市成交呈現了“W”走勢,而區域成交普遍活躍。記者從各大中介獲悉,廣州不少購房者不再等待節后,在農歷年前就已紛紛出手。滿堂紅的數據顯示,目前業主放盤的數量在減少,而購房的客戶呈現增長的趨勢。隨著限購令的不斷擴張,市場上的投資客們已將目光轉向二三線城市以及商業地產。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2010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報告顯示,2010年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分別增長31.2%和46.3%,商品房銷售額5.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8.3%,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業內人士指出,在限購令出臺后,住宅市場投資力已經在減弱,商鋪、寫字樓等商用物業的關注度快速升溫,但商業地產投資風險相對較大,投資力的轉移需要一個過程。“經過幾個月的調整,目前買家在心理上已經開始適應由住宅市場轉向投資商鋪、寫字樓、公寓等商業地產的過渡。”根據陽光家緣的數據,截至2010年年底,廣州一手商鋪成交量同比增長24.6%,價格大漲49.8%;二手商鋪成交量升幅高達65.3%,價格略升12.4%;一手寫字樓成交量大升58%,價升22%;二手寫字樓量升17.3%,價漲41.4%。
房地產經濟專家鄧浩志分析,從2010年寫字樓市場來看,一些甲級寫字樓物業升值同比高達50%。近幾年寫字樓“井噴”的態勢是不會改變的。“在2011年廣州市場預計新增寫字樓供應量將達到100萬平方米,這樣巨大的供應量在2014年以前似乎不會改變”。由于限購令等一系列調控措施,目前市場投資者從住宅市場轉向商業地產的趨勢越來越清晰。
但在2011年1月份,與去年相比卻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商業投資者開始向廣州周邊佛山、東莞等二線城市轉移。據佛山合富置業投資部的統計數據,目前到佛山求商鋪的投資客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買家客戶來自廣州,占到了客戶總數的60%以上。據介紹,目前廣州這部分商業地產投資者中,由住宅轉移出來的并不在少數。有業內專家認為,“相比廣州市區,好地段的商鋪價格已達到一個高位,投資回報的空間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佛山、東莞這些二線城市,盡管在租金上無法與廣州相比,但相對總的投資成本也較低,對于習慣了低風險的住宅投資者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