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時空訊)10月29日,參加慕鴻書社第十二屆年展的全國書法名家參觀伏羲廟和仙人崖景區。
“慕鴻書社”是當今書壇在全國范圍產生廣泛影響的著名書法社團,成立于2004年,成員皆為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和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舉辦的“全國首屆優秀中青年書法家碩士研究生班”的同學,書社以同窗之誼為紐帶,以提高書藝為旨歸,不慕榮利,不為顯達,共同追隨悲鴻精神。今年是慕鴻書社走過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已故著名書畫大師徐悲鴻先生誕辰121年周年。目前,“慕鴻書社”成員共39名,至今,慕鴻書社的年會已經舉辦過十一屆。 “梅花香自苦寒來”,書社和它的每個成員都在書法藝術的探索之路上留下了扎實的腳印,作品蔚然可觀,藝術成就漸入化境。
據悉,“中國夢·絲路情”全國書法名家走進天水暨慕鴻書社第十二屆年展由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慕鴻書法研究社、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主辦,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水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并由天水市美術館、天水市文化館、天水市書法家協會、天水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天水金石拓片文化研究會、天水書法院、天水書畫研究院、甘肅永強集團臻美和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系列活動將于10月29日~31日在我市隆重舉行,共展出徐慶平、周志高、張改琴、胡抗美、張旭光、翟萬益、鄭曉華、林濤、楊明臣、張學群、張緯東、上官超英、王厚祥等41位名家的175副精品力作!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始創于十六國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時期。區內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車站三十公里。山高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著名的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古木,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便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以及街亭古鎮和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