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群,安徽阜南人,1957年10月生。歷任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第四屆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現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
作品多次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屆展、“蘭亭獎”展覽等大型展覽;論文獲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四屆書法理論討論會”三等獎、“書法三十年”征文論文優秀獎(最高獎);被《書法》雜志評為2005年度“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10年度“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被《書法報》評為2010年度、2012年度“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等。
張學群作品
~~~~~~~~~~~~~~~~~~~~~~~~~~~~~~~~~~
堅守的2015
大凡遇到莫名的“無耐”,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堅守。
要說2015年的堅守,首先是工作方面的堅守。我始終認為,工作著是快樂的,奮斗中是幸福的。我始終把工作作為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把奮斗作為生命的最重要的音符,力求時時彈奏出最美妙的音樂來。也正因為如此,開明、開放,程序、有序,規范、規矩,要事、實事,協作、協調,自覺、自律,等等,都是這一年奮斗鏈條上的紐結。
在藝術方面,也繼續秉承了堅守的品格。
這一年,我堅守了閱讀。閱讀的價值在于用美、道德、信仰、智慧等改變生活的平庸,始終保持心靈的高貴和昂揚向上。閱讀已成為自己的日常習慣,或者說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須臾難以脫離。這一年始終是拼命地擠時間去閱讀,包括閱讀了一些書法理論書籍,閱讀了一些書法碑帖,并從中得到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這一年,我堅守了臨帖。搞書法,如果不堅持臨帖,可能就難以創造激情和動力,創作支撐也會弱化和消解。這一年不管遇到的是何等的尷尬情境,但堅持臨帖癡心未改,在臨帖中也時時放松著心情。米芾手札一直在臨,王羲之手札、于右任書法偶爾臨臨,懷素和張旭草書也以臨促悟,黃庭堅、蘇軾、王鐸書法都在臨學,甚至當代中青年書家的優秀作品也常常臨以得鑒。
這一年,我堅守了創作。創作,是書法學習的最重要的成果;創作水平的高低,從某種意義上說反映了藝術水平的高低。因此創作是書法家的第一要務,或者說核心任務。這一年創作的最重要的成果,或者說最有意義的創作,是圍繞“行草十家展”所進行的創作。這一年最有持續性的創作,是圍繞《張學群乙未翰墨》所進行的創作,從年初到年末,一有時間和想法,就拿起筆來弄它兩下,很有意思,也能持續地促進創作。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零散式的創作,都是很認真,絲毫未敢馬虎和懈怠。
這一年,我堅守了奉獻。奉獻和公益,一直是自己藝術追求過程中的不變情懷,沒有奉獻精神和公益心的藝術家很難成為真正的被社會認可的藝術家。去年1月18日上午,由安徽省文化廳主辦、安徽省博物院承辦的“知白守黑一一張良勛張學群書法作品捐贈展”在安徽省博物院隆重舉行。這是自己奉獻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去年一年,只要有正規的公益活動,不管是工作多忙,事情再多,我都會盡量擠出時間,抓緊創作,奉獻愛心。
這一年,我堅守了習畫。書畫同源,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讓書法充滿畫意》,表達的就是書法對中國畫的借鑒意義,而這一點往往是人們易于忽視的。20年前,我曾開始學過六七年的山水畫,偶爾也學學花鳥畫,后來因為忙于工作而擱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花甲之年的臨近,自感該是到了重拾舊業的時候了,這也多少可以對自己書法人生的缺憾作些?償,尋求點藝術旅途上的平衡。
這一年,我還堅守了古典律詩的寫作。詩言志,也抒情、寓理、清心、慮意。平時實在沒時間去寫大的文章,就有感而發,寫點律詩吧。工作生活中遇到有意義的事情,用詩的語言把它記錄下來,太抒情啦,有意思!
下面的《堅守》詩,可謂是自己堅守心意的最好表達吧!
人生可怕是自矇,世界歸一萬物同。
最慕萬年人不老,可憐百歲鬼吹燈。
花開淡雅心神爽,處世平和君子風。
堅守最能知本性,不登金殿賞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