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偉:1960年臘月生,字始平、叔羲,齋號圓夢都。畢業于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曾先后進修于中國人民大學書法碩士研究生高研班(被評為綜合十佳)、中國書法院研究生課程班。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翰墨薪傳工程”專家組成員,參與中國書法家協會“翰墨薪傳工程”系列教材《行書》的編寫,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慕鴻書社社員。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2015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優秀基層書法家(每省1名),中國書法蘭亭獎及首屆江蘇書法獎獲得者,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50余次,論文散見《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等。
曹元偉作品
~~~~~~~~~~~~~~~~~~~~~~~~~~~~~~~~~~~~~~~~~~~~~~~~~~~~~~~~~~~~~~~~~~~~~~~~
曹元偉學書語錄選
#不是看臨多少,而是看記住多少,臨得再多如果沒記住就等于零。
#先繼承后創新,臨帖本身不是繼承,只是繼承的手段,沒有繼承的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小字講精到,大字求氣勢。
#先專精,后博取。最忌朝三暮四。
#要當書法家,首先把字寫好,否則就是扯淡。
#不要擔心入帖太深出不來,如果進去了,即使出不來也是大家。
#做個書奴都比瞎創新強百倍。
#能有一種書體出類拔萃,遠比真草隸篆行都寫強。
#看到的未必能寫出來,沒看到的一定寫不出來。
#詩書畫印俱能者唯有吳昌碩和齊白石,你不是第三人。
#要給自己定個位,想在書史上留名字,就和古人拼。否則,把字寫好就行了。
#沒有自己的審美觀,就不會創作。
#筆法都在字里,滿腦子糾結筆法就不會寫字。
#寫字時不要問是指動?腕動?還是肘動?它們是一個整體,動一個都動,研究它就是腦殘。
#什么叫鋪毫?就是把筆畫寫粗了,再多說就是廢話。
#風格不一樣,不要放在一起臨。
#能使用長鋒羊毫不一定就是好功夫,古人沒有幾個用長鋒羊毫的。
#執筆無定法,把字寫好就行。
#楷書并不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寫草書不一定要先寫篆書,凡是說把篆書的線條用到草書上#那是一廂情愿。
#有人說學習書法要從唐楷寫起,王羲之沒寫過唐楷也是書圣。
#常聽有人說,如果不懂xxx的書法就是沒有大見識,那懂的就一定有大見識?
#有人說不能整天寫古人的,再寫也超不過他們,難道自己寫自己的就能超過?
#學習書法很簡單,大量時間在臨帖,帖都沒臨好到哪里學都沒有用。
#學習書法要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冷板凳。
#要想比別人強,就要比別人多用時間。
#學習書法不僅要用手,更要用腦,不動腦子的是機器,成不了書法家。
#臨帖要特別注意起、轉、收,就是起筆、轉折、收筆,起筆最為關鍵,起筆之法不掌握寫不好字。
#最重要的基本筆畫是橫、豎、撇、橫折和豎彎鉤,掌握它們的寫法其它的都會了。
#要記住所有偏旁部首的寫法,否則就不會用。
#臨帖最重要的是書寫性,準確性屬于第二位,沒有書寫性的臨帖就是臨描,臨得很像,但就不會創作。
#精準臨摹是騙人的鬼話,百分百的準確根本就不存在,能達到七八成像就是高手。
#中鋒是相對的,側鋒是絕對的,中鋒是個范圍,未必就一定在筆畫的正中間。
#寫字的時候不要考慮中鋒還是側鋒,粗筆畫就寫粗,細筆畫就寫細,考慮過多就不知怎么寫了。
#寫蘭亭就要嚴謹,一絲不茍,寫祭侄稿就要放開手腳,在用筆和結字基本正確的情況下加強書寫性。以功夫取勝的要嚴謹,以性情取勝的要放開。
#臨帖之初要先各個突破,最忌通臨,字形都掌握以后必須通臨,通臨學習章法。
#一個一個字寫,沒有連貫性,一連寫幾個連貫性就強。
#寫精到的字用熟宣,忌用生宣。
#筆畫粗要見筆,就是起收的形狀,否則就是墨豬。
#枯筆時要用力,不可太快,太快筆畫空、輕,沒有質感和力度。
#小草注意提按,大草注意中鋒。小草可筆傾,大草必筆正。
#初學先學墨跡為佳,不可寫刻帖。圣教只能學單字,創作很難,初學忌學。
#有人說,說xxx字不好,那是不懂,高處不勝寒,我說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不可謂不高,但誰看都好,這叫雅俗共賞,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只有自己懂的叫雅俗共憤!
#好炒作的人不自信。
#價格高不一定水平高,水平高與精神有關,職位高與金錢相連。
#雖然藝術要百花齊放,但我還是最喜歡我的菜。
#寫聰明字是一時的,寫功夫字才是長久的。
#提按是動作,粗細是結果,不懂提按之法就不會寫字。
#多臨帖,少創作。
#創作之前先臨臨帖,容易找到手感。
#寫字靠勤奮,再聰明不多寫也是枉然。
#名師易找,明師難尋。
#技是第一位的,技若不精,其他都是空談。
#會寫詩是詩人,會畫畫是畫家,會寫字才是書法家,如果字寫不好,字外功夫再深也不是書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