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項目背景
華夏饕街 黃河食都
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是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山東魯坤齊晏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著眼于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示范項目、山東文化旅游坐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依托傳統飲食文化,鑄就新型文化地標。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一期啟動區項目(后簡稱“中國驛”)是該項目的核心區域。
居生態田園,刻食禮印象,游樂活齊魯。中國驛位于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境內,距濟南主城僅25公里,占地面積約417畝。包含華夏饕街、游客中心、魯菜體驗館、精品酒店、天下齊民宴會廳、福祿湖以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
協力同筑 精誠服務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西北院”)通過前期規劃階段的精誠服務,在各方面得到業主的認可,在眾多設計企業中脫穎而出,與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集團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中國驛EPC項目。
本項目是中建西北院在外阜EPC合作項目的成功案例。綜合統籌中建西北院旗下第二建筑設計研究院(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發展研究中心)、規劃景觀建筑設計研究院、第二機電設計研究院、建筑裝飾與環境藝術工程設計研究院和院結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部門。在項目深化過程中,業主對我院精益求精的設計態度,合作共贏的服務宗旨給予盛贊。
中國驛著力于打造能夠服務濟南輻射華北,具有多重體驗的旅游新地標。以“食”為特色,樹立山東特色鄉村振興項目新典范。
二 設計理念
彰顯齊魯之鄉韻 并包中華之情懷
中國驛深挖飲食文化的精神內涵,進一步在游街、美食、暢玩等方面傳達中國傳統美食文化、表達鄉土文化。
山東省地域遼闊,北接京津冀,南接江浙,東有海岸,西臨中原?酌先寮、老黃學說、齊魯意韻,讓山東在中國歷史上揮灑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廣闊的土地跨度和深遠的歷史緯度都賦予中國驛眾多可以現代化表達的歷史元素。在規劃建筑上著力再現山東熱土上的“北方風情 田園牧歌” “遼闊中原 市井生活 ” “江南水鄉 小橋流水 ”。
三 總體布局
市井田園 多重場景
總體布局的核心目標是通過豐富的空間還原“生活場景”營造“情感紐帶”。設計利用周邊豐富的水資源容蓄核心景觀水體,飲食街環繞展開,水景化人,讓游者徹底放松身心。圍繞水體由外至內營造不同層次不同氛圍的場景。最外層為鄉野界面,重在農耕田園風情。向內推進中層為核心美食街,重在體驗市井風情。最內側濱水空間旨在營造輕盈靈動的水岸風情。
四 景觀設計
碧水拂柳 互動水體
景觀設計以水體為核心,輔以多重小型水面和水系,形成湖、池、塘、溪、泉等水景空間。
水景可戲可游,成為街區的有機組成。
五 建筑設計
深挖文脈 古今融合
“中國驛”的設計當中,注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設計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如北斗七星、福祿雙星、龍鯉躍門、二十四節氣等主題,不同主題以核心建筑、標志景觀、親人水體、特色鋪裝等融入園區。同時注重挖掘傳統飲食文化內容,筷子于木、碗于土、食器于金,設計使抽象的飲食文化為大眾能欣賞解讀。
大量的仿古坡屋面和現代坡屋面,磚與瓦材質的運用,木格柵主題的呼應,都體現了傳統建筑文化與現代化設計理念的碰撞。華夏饕街以山東民居為藍本,選取重要的山墻、屋脊、門窗等部位進行深化、變異,形成豐富的民居樣式商鋪。
游客服務中心集中了園區的接待和展示功能,結合中國傳統木構建筑中抬梁及穿斗的方式,營建了一個通透宜人的仿木構建筑。
天下齊民宴會廳的環形平面布置,寓意聚天下子民共享饕餮佳宴。造型設計并非皇家制式,卻不失儒雅之韻。魯菜體驗館,精品鄉野酒店等建筑組團,共同構成了一個功能多樣,景致豐富,獨具傳統特色的中華飲食主題小鎮。
中國驛獨特的飲食文化體驗意在彰顯:文以食顯,是中國美食薈萃;食以心悟,是中華文明大觀;品鑒在饕街,暢游在湖畔,耕休在田間。
作者:張成剛 梁偉 于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