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在成都舉辦了主題為“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活’在新時代”的論壇交流活動。本次論壇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支持,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主辦,中國川菜文化體驗館協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中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主席行紅智,成都市郫都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方利紅,中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榮譽主席戴寧,中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榮譽主席趙榮光,成都市郫都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平,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紅艷,中國川菜文化體驗館館長徐良等出席。
聯盟主席行紅智在開幕詞中說到:中華飲食文化作為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國美食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中國風采,應該成為每一位餐飲從業者及飲食文化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擔當。今天聯盟同仁匯聚一堂,要堅持思想引領、堅持服務大局,堅持開放、堅持創新,力爭在本次論壇上取得重要理論成果。
成都市郫都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方利紅代表區委對遠道而來的貴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向各位嘉賓介紹了郫都區的歷史沿革及經濟發展概況。
中國魯菜文化博物館、中國陜菜博物館、太太樂鮮味博物館、喜家德餃子博物館、中國川菜文化體驗館五位負責人,分別從教學教研、籌建歷程、特色展覽、經營之道等多方面闡述了新時期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的新發展。
自由討論環節,中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榮譽主席戴寧和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館長吳鶴飛也從博物館的運營和發展角度談了看法。
四川旅游學院川菜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杜莉教授、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榮譽主席趙榮光教授從人文歷史角度談了對飲食博物館未來發展的愿景。杜莉教授認為飲食文化博物館絕對不僅僅只是博物館+飲食,他應該是集相關收藏、展示、教育、科研、科普為一體的重要文化基地。在新時代下,飲食文化博物館要不斷用新理念和高科技武裝自己,從而滿足普羅大眾對博物館提出的新要求。趙榮光教授認為在當今博物館井噴的情況下,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的建設一定要嚴謹,大到整個館的風格設計,小到展品的布置擺放,每一樣都要盡可能真實的還原歷史,還要尊重當地文化,真正做到讓展品代替講解開口說話,活起來。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做總結發言。他表示,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行業物化的發展史,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就必須堅持傳承經典與發展創新雙輪驅動,傳承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創新是我們的時代責任,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只有在傳承中,文化成果才能積累,后人才能在前人文化實踐的結果上開始新的征程。他還強調我們既要使傳統文化融入生活,又要為傳統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既要讓公眾“走進”博物館,博物館自身又要“走出”博物館,讓文化“活”起來。
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秘書長行斌主持本次論壇。
為真正讓中華飲食文化“活”起來,發揮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的作用,在論壇上,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向社會及其他飲食文化類博物館、企業發出倡議:
要充分利用飲食文化博物館開展“飲食文化+商業”的組合營銷,促進企業調整轉型,提升消費品質,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差異性的飲食消費需求。
博物館要主動面向社會,讓公眾走進博物館,共享文化發展成果,進一步擴大飲食文化博物館品牌的影響力。
飲食文化博物館的建設要形成“政府支持、行業引領、企業主導、民眾參與、媒體傳播”五位一體的工作機制,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大對飲食文化博物館基礎建設與后期運營的投入,有效的推進飲食文化博物館的可持續運營發展,讓聯盟成為服務我國飲食文化博物館管理運營與交流的高層次平臺。
4月27號,飲食文化主題博物館聯盟成員參觀了中國最大的民營博物館建川博物館,在感受愛國情懷之余也切身體會了多種業態下博物館的經營之道。聯盟成員還參觀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川菜文化體驗館和川菜博物館,對川菜的歷史文化發展及新派川菜的運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