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清波蕩漾;遠眺、山色如黛;俯瞰、綠意侵染;仰望、碧空如洗。這是初來甘肅康縣的游客對這里美景的直觀感受。據當地相關人員介紹,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的隴南市康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是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縣,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天堂”和“隴上西雙版納”。
近年來,康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
以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本,融田園風光、人文景觀和現代文明于一體,打造出山根村、花橋村、朱家溝村等70多個鄉村旅游示范村;并開辟了“康中田園觀光游”“康北歷史文化游”“康南生態風情游”等3條精品旅游帶。形成了“南有陽壩、北有花橋、中有何家莊、朱家溝和白云山森林公園”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新格局。
不同于人們對于西北地區嚴寒干燥的想象,甘肅康縣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域,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冬暖夏涼。經專家論證,這里的負氧離子濃度高達2萬個/cm³,是適宜人們最佳康養的首選之地?悼h堅持以“養”促旅、以旅帶“養”,把康養與休閑生態農業、中醫養生、有機特產、特色美食等有機結合。并探索出以康復理療、針灸推拿、艾灸、火罐、刮痧、按摩保健、慢性病預防、康養藥膳、中醫藥保健品、功能食品藥酒等為主的特色醫療養生項目。
與此同時,康縣還充分依托全域生態旅游,不斷推動溫泉養生、避暑度假、休閑觀光、生態體驗、汽車露營、山地戶外運動等康養旅游產業發展。其中,朱家溝村作為“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國際論壇實地觀摩點,受到來自37個國家和100多個社團的認可和青睞。朱家溝村“五福臨門民宿”自建成以來,陸續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舉辦各類培訓會議80多場次、創旅游收入100多萬元。老板娘曹艷說,“我們的民宿生意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入住,每到節假日的時候房間都供不應求。”
據悉,康縣人民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參與旅游接待服務等各項活動,已有8000多名貧困人口依托旅游實現高質量脫貧。甘肅康縣,不僅成為了全國各地旅客心之向往的康養之地,更成為當地人民以自力更生的實際行動過上心中向往生活的典范之城。
攝像:張雍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